不通过中介交易房产是可以的,主要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:
1、房源信息
中介平台挂出来的房源众多,但是每套房源的具体情况,并不一定展现的那么丰富,而中介人员处在信息汇总的一个节点,相对来说他们掌握的信息会更多一些。
如果没有中介平台的房源信息支持,买房人就没有那么多的挑选余地,同时,有些真正值得“捡漏”的房源,并不一定是挂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展卖的,而是在中介手里“私藏”着。
因此,中介提供的信息价值,是能够让购房人在众多选择中,拥有更大的主动选择权限,有了看房数量的积累,才更容易遇到优质的房产。
2、撮合交易
中介在交易中的另一大作用,就是推动交易流程,撮合交易,因为,二手房交易过程中,遇到买卖双方发生意见不同、争议甚至纠纷的环节还是很多的,比如付款方式、过户时间、交房物业交割等,都有可能扯皮,从而导致交易停滞下去。
这种时候,如果有一个第三方的中介来从中撮合、调解、推动整个流程,那么整个交易过程就能相对顺畅的完成,而不是陷入双方执着互不让步的僵局。
因此,那些发生纠纷的二手房交易买卖,很多都是没有通过中介的,因为在交易过程中,买卖双方的利益是相冲突的。
卖房的一方想多卖钱、早收钱,买房的一方想少付钱、早过户,而中介的利益(中介居间费用)是以交易完成、过户为目标和前提的,所以,中介就会有动机去推动整个交易环节的完成。
此外,还有一点,如果有中介参与整个流程,后续就算发生纠纷,需要作证的时候,中介能够提供充分的人证物证,相当于一个见证的第三方。
3、风险控制
这是通过中介买卖二手房的最大价值,一般来说,现在的中介流程相对都比较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流程化了。
从房源的查档、收房本、面签、资金监管、贷款审批、过户、交房时的物业交割押金等,都能看得出来,该考虑的细节,中介都已经为买卖双方考虑得很到位了。
不用买卖双方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去对双方的资质、房产的产权以及交易流程的细节,做更多的调研和把控,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交易的时间、精力和知识技能成本,也能促进房产的流通性。
新买的房子想要过户给别人要看当地具体政策,和房产具体情况:
1、推后三年才能出售
近几年,就有不少城市已出了限售的政策,房屋限售也只是指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条件之内限制出售的房屋而已,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在限制的年限里卖房是不可以的,例如现在个别的城市就有限售三年的政策了,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拿到不动产权证的三年后都是不允许卖房的,(限售政策之前买的房屋是不受影响的,拿到不动产就可出售。)如今的新房子基本上都是期房,一般在购买以后是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够交房,交房以后再去办理不动产的权证,可能也又是一到两年的时间,然后再从拿到不动产证的时间推后三年才可以出售,在这样看来的话现在买套新房,是需要等待5、6年的时间才可以出售的。
2、要了解当地政策
现在的二手房因为是现房,并且是能够直接办理过户手续的,办理过户的手续后就可以拿到不动产证了,也就是说二手房在拿到不动产证推后三年的时间是可以出售,因此如果买的是二手房的话,3年后是可以出售的,再就是还有种情况事虽然城市没有限售的政策,但是买的房子是用作经济适用房或是限价房之类的福利房,那么这些房子一般都是有限制出售的,例如经济适用房是需要产权证要满五年才能够出售,因此这样的情况大家是需要了解清楚当地政策的。
公司房产需要交的税有:
一、卖方税
1、增值税及附加 (约5.6%)
2016年4月30日之前购买房屋再交易:(售价-买价/1.05)*5.6%;
2016年4月30日之后购买房屋再交易:(售价*9%-买价*5%)*1.12;
其中,个人交易房产不动产证未满2年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税率为全额的5.6%(增值税税率为5%),不动产证满2年的免征增值税;
2、土地增值税
增值额的30%、40%、50%、60%,累进阶梯征收:
增值50%以内的部分,按30%收取;
50%-100%的部分,按40%收取;
100%-200%的部分,按50%收取;
超出200%的部分,按60%收取;
增值额=售价-买价-增值扣除(票价*持有年数*5%)-附加税-契税-印花税;
土地增值税=(售价-买价-增值扣除-附加税-契税-印花税 )*30%;
3、企业所得税
企业所得税=(售价-房屋净值-税费)*25%;
其中,房屋净值=房屋原值-每年折旧5%×持有年数;
二、买方税
1、契税
公司购买:3%;
2、产权登记费80元;
3、工本费10元;
三、双方同时缴纳的税
1、印花税,税率0.05%,需要买卖双方分别缴纳。
不动产证过户需要准备的资料有:
1、不动产登记申请书;
2、申请人身份证明(委托他人办理的,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件);
3、不动产权属证书(《不动产权证书》、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、《房屋所有权证》);
4、证明夫妻婚姻关系的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