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二手房的流程和手续是:
一、买二手房需要哪些手续
1、若买方单身,需要携带身份证、户口本、房屋买卖交易的契税完税证明。
2、若买方离异,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、户口本和房屋买卖交易的契税完税证明、离婚证、离婚协议,如果购房者携带未成年人,需要携带孩子所在的户口本。
3、若买方已婚,需要携带夫妻双方的身份证、结婚证(若购房者是外地人,需要根据当地规定,出具本地暂住证或其他证件)、家庭户口本(户口本是外地的需要提供暂住证)。
二、购买二手房有哪些流程
1、买卖双方拿房产证到评估公司出评估报告。
2、卖方去买方贷款银行开立-一个个人结算存折,买方在贷款银行打印个人信用报告。
3、签合同:买卖双方签署合同《存量房买卖合同》《定金协议》,并收取定金,在签署协议时需要注意携带房本、产权人身份证,签约时需要卖方所有产权人到场,如果不能到场需要提供委托书,如果房产是夫妻共有,还需要提供《配偶同意出售证明》。
4、审核环节:这一环节买方需要做资质审核,确定有购房资格,卖方需要做房屋核验。确保房屋产权清晰,无抵押查封可正常上市交易,两项可同时进行,10个工作日左右出结果。
5、资金监管:卖家在银行开户,买方将钱打入卖家账户,银行将这笔钱暂时冻结,过户完成后解冻,付给卖家。
6、缴税过户:缴税,即买卖双方去地税局交纳房屋买卖所涉及的税费。过户,即产权由A转移到B的过程。过户完成后,房屋的产权即发生转移,转移到买方名下,交易完成。缴税和过户一般可以在同一天进行缴税时,买卖双方必须全部到场,需先去地税局交完全部相关税款,凭税票再去“建委”办理过户手续。
苏州买房中介费大部分中介门店都是按照房子交易价格的1-3%收取的;
想要买房省中介费,可以上房飞布平台,房产直卖,直买,直租平台。
朋友之间的关系属于非直系亲属关系,非直系亲属关系采用正常的买卖过户是最省钱的,具体的操作流程是:
一、签约前的准备;
1、【查档】买房双方达成成交意向,出于房屋交易安全考虑,需要去房地产中心查档。
2、【签约】查完档后,双方私下或者第三方见证情况下,达成协商价格、付款方式、违约责任、交房事宜、入住时间等主要事项的沟通后,签署房屋买卖协议。
二、过户前的准备;
1、卖方准备;
卖方过户前,需要确保所卖的房子还清了银行的贷款,属于“无抵押不动产”,如果存在银行贷款,需要先偿还银行贷款,这时可以和买家商议首付金额,注销抵押登记后,方可申请网签过户。
2、买方准备;
买房过户前,主要看是否一次性付款还是申请银行按揭贷款,如果一次性付款,而且购买的房子属于无抵押不动产,那么可以直接进行网签过户的申请。如果需要按揭贷款,则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申请,银行同意贷款(即面签后),就可以进行网签过户了。银行评估到放款的时间一般需要1个半月到3个月的时间。
三、过户;
过户,一般1-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,主要是到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交网签过户材料,办理房屋权属转移手续。过户后,一般4-7个工作日可以领取不动产证。
四、缴税;
按是否首套房、房屋面积、是否满二或满五等条件,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都不一样。由于一般交易过程中,都是卖家实收,因此往往所有的税收都需要买家来承担,北海的二手房税收政策如下:
五、房屋交接;
交税后,按照协议卖方结清物业水电费用交房,买房入住,银行那边会按照指定的账号给卖家放款,完成交易的整个过程。
需要缴纳的税费有:
1、契税(买方支付):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%-3%交纳契税,非住宅类房屋按计税参考价的3%交纳。
2、营业税(卖方支付):征收税率为5.6%,个人购买超过2年(含2年)的普通住宅对外销售的,免征营税。
3、个人所得税(卖方支付):应纳个人所得税=计税价格×1%(或1.5%、3%)。
4、印花税(买卖双方各0.05%):对于购房者而言,印花税的税率是0.05%,即购房者应纳税额为计税价格×0.05%的数值。
5、土地增值税:应纳土地增值税额=计税价格×核定征收率。
6、房产交易费,新建商品房的房产交易费按照3元/平方米收取,由转让方承担。经济适用房的房地产交易费减半收取,由买方承担。其他情况的房地产交易手续费按照6元/平方米收取,由交易双方各承担50%。
7、登记费,个人住房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80元,非住房房屋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550元,包含《房屋所有权证》工本费和《土地使用权证》工本费。
8、交易评估费,评估价格100万以下部分收取评估结果的0.5%,以上部分0.25%。
对买房一窍不通可以采用的方法:
1、学习基础知识:了解一些房产相关的基本概念,如产权、户型、朝向等。
2、确定需求和预算:明确自己的购房目的、能承受的价格范围以及对房屋的基本要求。
3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:咨询房产中介或律师,他们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。
4、实地考察楼盘:多去看一些楼盘,了解不同项目的情况,感受实际环境。
5、研究市场:通过网络、报纸等渠道了解当地的房产市场动态。
6、谨慎签订合同:仔细阅读购房合同的条款,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。
7、保持理性和耐心:不要急于做决定,多比较和思考,避免冲动购房。